住宅
住辦
店面
辦公
土地
廠房
車位
Power by HouseWeb 會員登入 名片牆 物件櫥窗

瀏覽人氣:1699625


經紀業:太平洋房屋-詠騰不動產有限公司
營業員字號:101登字第191936號

內憂外困 台積電產能擴充「急煞車」

 
台積電。路透
台積電。路透

 

集微網報導,一直在激進產能擴充的台積電,最近按下了「暫停鍵」。

 

台積電在近日表示3月份營收下降15%,從上年同期的1719.7億新台幣降至1454.1億新台幣,這是近四年來的首次下降,疊加台積電已連續第二個季度銷售未達預期,除折射需求不振、供應鏈轉移、全球化投資等多重影響之外,隨之而來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已在發酵。

 

據台媒報導,台積電擴產及建廠速度放緩,不止涉及3奈米、7奈米及28奈米,甚至還涉及未來宏大的2奈米製程,顯見這一輪沖擊波的威力。

 

但吊詭的是,美日建廠卻依舊按計劃同步推進,台積電的「拆東補西」背後深深透露出代工第一巨頭裡挾在政治漩渦中的無奈底色。

 

收縮戰線?

 

2023年對台積電來說或許注定不易。

 

雖然海外擴張勢頭迅猛,但不得不說台積電在海外布局的政治因素遠超經濟因素,面臨著核心技術外流、技術型人才外流、成本高企、限制性經營等諸多挑戰。加之台積電「金主」在市場需求不振影響下不得不調整的訂單策略,以及競爭對手的激烈競爭,台積電的產能利用率遭受了巨大的沖擊。

 

據悉,台積電的6/7奈米工藝產能利用率到3月末不足40%;4/5奈米工藝則已跌至75%。

 

在這一形勢之下,台積電在台灣高雄、南科、中科與竹科的多個擴產計劃將全面放緩與產能重新調配成為應對之策。

 

原本台積電計劃於高雄建兩座廠房,包括7奈米及28奈米。但繼高雄廠7奈米廠房因智慧型手機和PC市場需求疲軟影響計劃宣布暫緩後,市場傳出28奈米計劃也推遲,高雄工廠的相關機電工程標案延後1年,相關無塵室及裝機作業隨之延後,而該廠計劃採購的28奈米設備清單也全數取消。

 

要指出的是,台積電高雄廠28奈米暫緩還有更深層的考量。有分析稱,因台積電興建中的日本熊本廠規劃涵蓋28奈米,日本政府補助一半、將下單的客戶注資,相較台灣自有資金投資建廠,28奈米製程在日本投資效益較台灣高,因而有可能將高雄28奈米廠轉設為先進製程廠。

 

而被台積電寄予厚望的3奈米,也由快進模式進入緩擴模式。3奈米為主的Fab 18P7,原計劃2023年量產,現已延至2024年,2023年下半原定單月6萬片產能將會減少。而且,有預計2025年量產的竹科寶山、中科2奈米晶圓廠,應會延後2026年才會放量。

 

不止是代工產線「收縮」,據傳包括南科與竹南的先進封裝前後段與測試產能規模也在縮減。

 

內憂外困之下,台積電產能擴充不得不踩下「急煞車」。

 

上遊沖擊?

 

作為第一大代工巨頭,台積電將諸多建廠延緩和產能擴充推遲,雖然短期內可降低建廠與設備折舊等高昂成本費用,同時緩解產能閑置危機,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這對上遊的設備業將產生怎樣的沖擊波?

 

以賽亞調研(Isaiah Research)認為,台積電的擴產規劃依照的是長期需求,延緩擴產的狀況需要依照不同的廠區、製程來分析,不能一概而論。

 

以台積電延緩高雄廠28奈米的擴產計劃來擧例,以賽亞調研分析,是需求消失還是只是台積電將產能調配至熊本廠或是南京廠,還需要時間觀察,若僅是產能調配,對於設備商不會有太大影響。至於南科3奈米的整體擴產計劃尚未看到調整,產能還是會陸續開出,以滿足未來客戶的需求;台積電在中科2奈米的擴產計劃遞延主要是牽涉交地、FinFET轉換GAA的技術突破等,對設備商影響僅是短期的,長期需求仍存在。

 

提及對28奈米走勢的影響,以賽亞調研認為,台積電在高雄廠預計總產能約在10-15K/m,可能不到屆時台積電28奈米總產能的5%,因此初步看來不會對28奈米未來走勢產生的影響,全球28奈米的擴產規劃目前還在穩定爬升,只是各大晶圓廠對於28奈米的擴產規劃不會像去年初這麽積極。

 

因而,以賽亞調研進一步判斷,在不考慮目前消費性市場低迷的情況下,22/28奈米製程節點的需求未來會持續由ISP、OLED敺動晶片、射頻、汽車晶片等產品帶動。由於再往先進製程升級會面臨到成本的考量,因此28奈米製程是多數消費性產品停留的甜蜜點,未來幾年的擴產規劃雖放緩,但仍會逐步爬升。

 

但台積電面臨的行業景氣度、供應鏈轉移等問題均是共性的,其他代工廠也或感受到了寒意,紛紛在調整或同步收縮戰線,相應的設備業沖擊已避無可避?據供應鏈透露,台積電已曏設備商脩正2024年訂單,2024年資本支出同比降幅或是雙位數百分比。

 

SEMI最近報告也指出,盡管2022年全球半導體製造設備銷售金額達1076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但受晶片需求減少與庫存較高拖累,今年半導體設備市場將同比下滑22%。

 

承壓之下?

 

盡管台積電衆多台灣廠房建設按下「暫停鍵」,但與之相悖的是,位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與日本熊本新廠建置計劃仍將持續推進。

 

其中,亞利桑那州晶圓廠第一期工程,預計於2024年開始生產4奈米晶片第二期工程也已展開,預計2026年開始生產3奈米製程技術,兩期工程總投資金額約為400億美元。在美國政府的高壓之下,台積電勢必要在這一節點完成政治任務,盡管面臨諸多爭議和挑戰,台積電已然騎虎難下。

 

日本熊本12英寸新廠亦計劃將於2024年底開始量產,除22/28奈米製程外,也提供12/16奈米製程,月產能也拉高至5.5萬片。

 

如此承壓之下,面臨產能利用率的持續下滑,台積電不得已「揮淚」對「嫡系」進行建廠與產能計劃大調整,對美日廠房賦予「優先權」。

 

此外,除美日建廠板上釘釘之外,台積電先前往德國設廠已完成廠勘,但由於經濟景氣不明及補助條件仍有多項待研議,因此建廠時程可能再推遲,另與新加坡洽談也尚未有進一步進展。

 

這番「暫緩」會持續多久?「代工廠的擴產一般都是統一採購一整套設備,特別是關鍵設備,然後按各個產線建設進度及公司的整體戰略部署去統一分配給各個產線,現在台積電應該是把重心放在海外產線的擴產,台灣本土產線的擴產應該在後續設備採購到位後繼續開展,放緩時間不會太久。」集微諮詢相對樂觀表示。

 

盡管台積電面臨著全球經濟不穩定、整體消費電子產品衰退的挑戰,但以賽亞調研也指出,台積電有可能借由這波景氣下行的周期,重新審視未來的資本支出與擴產規劃,找回公司的定調,應對重重的危機。

 

或許圍繞台積電的種種疑問將在20日的說法會上得到最終的答案。